嘉兴市生活垃圾分类可操作性研究
作者:嘉兴市园林市政局审核人:孙超琼来源:本站原创日期:2018-01-16点击数: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同时,城市生活垃圾随之逐年增加,生活垃圾中的成分也变得更加复杂,收集难,处理难、垃圾围城、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平衡发展与环境的前提下,本文从全面展开垃圾分类工作,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紧迫性,结合新型城市发展要求,对垃圾分类模式进行探索,运用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等手段建立政府推动、市场引领的垃圾分类实践模式。通过分析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及不足,探索以资源化为前提的分类方式方法,同时建立保障机制,发挥政府科学决策作用,推动垃圾分类常态化运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生活垃圾;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

一、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紧迫性

生活垃圾分类,是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管理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现实需求,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需要。

国家和我省始终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省委车俊书记明确要求:“到2020年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实现基本覆盖,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实现‘零增长’,全省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城乡更美丽”。

随着新型城市化建设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垃圾量的增长直接给环卫清运、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带来了更大压力。垃圾处理设施的“邻避效应”,使新建设施选址、落地成为各地普遍存在的难题,增加了设施落地难度。开展垃圾分类,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显得尤为重要,也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因此,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统筹联动推进城市生产方式、居民生活习惯和生态文明的转变,进而实现城市服务、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

二、垃圾分类模式探索与实践

综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垃圾收运模式,大体分为两种收运模式。

(一)传统模式。

针对不同区域的分类垃圾采用了多种收集车辆与方式:

可回收物的收运方式:1.居民区由物业或居委会确定回收企业回收。

2.社会单位设置储存点储存后再由回收企业回收。

餐厨/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收运方式由收集、运输和中转3个环节构成,根据垃圾收集点到末端处置厂的距离,分短途、长途两种模式,短途采用无中转压缩的收运模式,长途经中转站或压缩车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后,运往焚烧厂或填埋场处置。

优点是:结合运距和垃圾量大小等因素选择直运或转运,灵活程度高。中转环节利用中转站的压缩设备,提高运输效率。中转站对末端处理能力低的城市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保障性强。可以应用于大多数城市,适用性强。

缺点是:市区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存在扰民现象。中转环节垃圾压缩产生渗沥液,加重污水处理难度。中转环节垃圾暴露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环境。中转站建设占用土地等资源,不利于城市发展。

(二)直运模式。

以“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外露、沿途不渗漏”为标准,打造一种快捷、高效、清洁的城市垃圾集、疏、运方式。

在创新作业模式上体现为:清洁直运模式创新:一是桶车直运模式:集中放置、定时清运、桶车对接、一次直送。二是厢车直运模式:移动放置、压缩集中、厢车对接、一次直送。三是车车直运模式:集中放置、定时清运、车车对接、一次直送。中转站功能创新:通过直运替代模式和接驳站模式的功能改造,实现“垃圾不暴露,垃圾不落地,垃圾不过夜”。

优点是:

环境效益:采用国内新型密封式压缩车,有效降低噪音,同时避免垃圾渗沥液跑冒滴漏现象,减少垃圾转运中的路径污染。减少垃圾运输中转环节,减少垃圾暴露时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垃圾渗沥液,减排COD

社会效益:破解了城市垃圾处置扰民难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经济效益:土地的集约利用,通过直运模式减少、合并现有中转站,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垃圾运输里程,降低能源消耗。

缺点是:

需要对传统的清运体系彻底改善、优化,难度高。需要更新现有设施和设备,成本高。全面推行直运模式对生活垃圾产生量小的二三线城市成本高,效益低。

通过对比垃圾清运模式与直运模式传统发现,直运模式在技术、环保等方面确实领先于传统垃圾清运模式,但直运模式也是为适应杭州这类大型城市的特殊性应运而生的垃圾清运模式,全面推行直运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中小型城市,我市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发,综合两种模式的优点,打造适合城市的垃圾清运模式:

1.短途采用压缩车直运模式,长途经中转站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后,运往焚烧厂或填埋场处置。

2.加强中转站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监管,减少居民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3.加强对清运企业的监管,建立规范操作标准,实现规范作业,减少人为因素产生污染的情况。

4.建立与分类投放设施相匹配的分类收集运输体系,实现分类垃圾单独收运。

三、垃圾分类难点

一是法规机制有待完善。方面,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国家和省级层面都没有单独的生活垃圾分类法律、法规,国家固废法、国务院市容环卫条例等对生活垃圾分类仅有提倡性的规定,对全面加强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要求缺乏刚性约束。同时,国家对产品包装物回收、限塑令执行、再生资源利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标准规范有待完善,给垃圾源头减量造成了压力。比如玻璃容器的回收、大件垃圾的回收利用、新增网购包装物的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和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市场销售等,需要从产品生产、包装、销售、回收、利用等各环节建立循环通畅的体系。另一方面,生活垃圾分类建设管理需求与各级财政投入之间的矛盾突出,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省级财政需建立市、县生活垃圾分类激励机制,对绩效好的予以奖励补助。

二是分类合力需要形成。省级层面,目前尚没有生活垃圾分类的协调推进机构,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协调推进机制,特别是需要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相应的人员,以更好地协调指导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现有垃圾分类推进协调机构的基础上,根据任务量增长落实相应人员,以满足分类宣传指导、收运处管理、绩效考评、制度建设等工作的需要。需要加快建立完善由居民、物管、收运、社区、街道、环卫处等六环节绩效评估机制,特别是对居民、物管前端环节,要落实责任,解决分类“最后一米”的正确性。

三是市场参与度不够。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基本靠政府的财政补助来推动垃圾分类,市场化意识、机制等尚未完全确立,可以说生活垃圾分类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这在垃圾分类开展前期是可行的,但对于类似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这样的准公共物品,在其发展过程中如果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提供,不仅财政压力大,而且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

四是回收利用体系亟需打通。生活垃圾中的废纸、废塑料、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高价值回收物已形成以个体经营和企业回收相结合的市场化回收网络,但在回收点布局、回收设施改良、回收行为规范、回收物利用市场化等方面都缺乏统筹和统一规范,有的甚至造成二次污染。特别是目前废品回收市场不景气,大量的废玻璃容器、废泡沫等低价值回收物回收利用困难的局面,丢弃现象严重。同时,对于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国家逐步取消增值税优惠政策,进项增值税不能进行合法抵扣,与个体商贩竞争中处于劣势,制约规范回收企业做大做强。另外,对采购利用资源再生产品的企业缺乏税收优惠奖励政策,企业或个人采用资源再生产品的积极性未得到有效调动。

五是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有待增强。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城市文明工程,可以说是一项“过日子”工程。我国城镇居民几千年来生活垃圾混投混弃的环境卫生习惯,影响了分类的实效推进。在分类开展初期,居民基本能配合做好垃圾分类投放,但后期慢慢的又回复到原来的行为习惯中,分类效果难以持续。同时,生活垃圾分类的整体氛围尚未形成,居民的主动性不够,往往表现出对政府的依赖心理,认为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责任在政府,而自己处之事外,不能主动的规范做好每一天的分类工作。

四、垃圾分类方式方法

以资源化为目标,通过垃圾分类提高垃圾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建立分类种类。例如高热值废弃物焚烧发电的其他垃圾,能再生利用的可回收物等。

生活垃圾分类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4类的基础上,逐步引入深度资源化利用的资源回收细分类方法。可在实现可回收垃圾成功分类后,将可回收垃圾再进行进一步细化分类,细化为五类进行回收利用,如旧衣物、纸类、金属、玻璃及塑料等,以利于进一步源头分类减量。

厨余垃圾为厨房产生的食物类垃圾以及果皮等。主要包括:剩菜剩饭与西餐糕点等食物残余、菜梗菜叶、动物骨骼内脏、茶叶渣、水果残余、果壳瓜皮、盆景等植物的残枝落叶、废弃食用油等。

可回收垃圾为再生利用价值较高,能进入废品回收渠道的垃圾。主要包括:纸类(报纸、传单、杂志、旧书、纸板箱及其他未受污染的纸制品等)、金属(铁、铜、铝等制品)、玻璃(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及其他玻璃制品)、除塑料袋外的塑料制品(泡沫塑料、塑料瓶、硬塑料等)、橡胶及橡胶制品、牛奶盒等利乐包装、饮料瓶(可乐罐、塑料饮料瓶、啤酒瓶等)等。

有害垃圾为含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垃圾。主要包括: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等)、废旧灯管灯泡、过期药品、过期日用化妆用品、染发剂、杀虫剂容器、除草剂容器、废弃水银温度计、废打印机墨盒、硒鼓等。

其他垃圾指除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所有垃圾的总称。主要包括: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纸杯、照片、复写纸、压敏纸、收据用纸、明星片、相册、卫生纸、尿片等)、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与其他受污染的塑料制品、废旧衣物与其他纺织品、破旧陶瓷品、妇女卫生用品、一次性餐具、贝壳、烟头、灰土等。

五、垃圾分类机制保障

(一)建立学习教育与引导机制

1.营造垃圾分类良好氛围

1)使用多种载体开展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相结合,进行线上线下全面宣传,在广场、公园、景点、车站、围墙、工地、电梯等公共场所投放分类宣传广告,利用社区各类宣传设施,运用多种宣传形式,将垃圾分类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使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2)深化社区垃圾分类宣传。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是最有效的宣传载体,利用小区各类宣传设施,运用多种宣传形式,使得宣传内容“到单元、入楼道、进家庭”,使得居民入耳入眼入心。

3)组织策划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策划市区垃圾分类工作宣传活动;定期组织广场宣传咨询活动和进社区活动;开展垃圾分类征文、绘画比赛和知识竞赛、金点子和宣传创意征集等活动;组织垃圾分类论坛,依托各类知名栏目,邀请各界人士开展研讨交流等社会文化活动。

4)建设垃圾分类互动体验培训基地。市本级建设生活垃圾分类互动体验培训基地,基地集垃圾分类文化长廊、图文展示、回收利用产品展览、互动体验、分类培训指导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图文、视频影像、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培养市民群众垃圾分类的理念和意识,提高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作为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广大市民和学生参观、体验、培训基地。

5)学校垃圾分类宣传作用。教育部门负责对学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动员,普及分类知识,再由学生普及进家庭,进社区,通过小手牵大手的宣传活动,使得教育的宣传作用辐射进家庭,带动市民分类开展。

6)多方力量开展宣传。利用“工、青、妇”、学生联盟、志愿者协会、知名企业开展垃圾分类各类宣传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树立垃圾分类典型,发挥社会各界名人效应,引领垃圾分类社会风尚。

2.加强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1)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对市、区、街道(镇)、社区从事垃圾分类工作的管理人员、物管人员和企事业单位分类管理人员进行分门别类的培训,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日常管理和培训指导的能力。

2)普及社区居民培训。街道(镇)、社区对分类小区实施“一社区一月一课”培训活动,通过社区课堂、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提高垃圾分类主力军的能力。

3)开展校园课堂教育。每个班级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垃圾分类课堂教育。课堂教育立足垃圾分类教材,丰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意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4)拓展其他培训渠道。发挥政府部门及“工、青、妇”、宗教等群团组织的作用,通过市民学校、民工学校、物管培训、网上课堂、慈善宣讲等多种渠道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二)政府推动激励机制的建设

1.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健全政府领导下的综合协同推进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落实宣传、发改、财政、国资、环保、建设、卫生、教育、商务、农业、市场监管等各级各部门职责,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公民环境责任意识。

2.坚持因地制宜,方便推行。根据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实际,按照大类粗分、实用易行、方便操作、利于推进原则,因地制宜确定相对固定的分类种类和方法,并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规定设置统一标识。

3.坚持规划引领,属地处理。修编各地环卫专项规划,统筹落实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等环卫设施设备体系建设,逐步扩大分类覆盖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任务目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能力建设,要坚持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做到本地垃圾本地处理。

4.建立激励机制。研究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探索补贴机制,鼓励企业参与餐厨垃圾收集、资源化处理以及废玻璃、废木质、废塑料、废利乐包等低价值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提高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探索建立鼓励居民垃圾分类的激励奖励机制,采取积分兑换、实物奖励等形式,调动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5.健全收费制度。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多产生、多付费”的原则,科学调整生活垃圾清洁和处置收费方式及收费标准,探索建立适应我市垃圾分类处理发展需要的收费管理制度,以经济杠杆促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开展。完善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置价格管理政策及收费支付模式,规范生活垃圾处理各环节的价格及管理行为。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应全部用于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确保专款专用。

6.加快建立能力充足、技术先进、处置规范的末端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倒促前端分类投放和收运。推进生活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物品的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对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包装物、建筑垃圾、农林水产废弃物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开展静脉产业基地建设,以国家正加快发展固体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为主要内容的静脉产业为契机,在现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基础上,统筹谋划推进静脉产业基地建设,提高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建立完善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如肥料、再生物品市场,促进前端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物品的回收,促进源头分类减量。

(三)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

以前端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管理为基础,以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为重点,着力完善环卫收运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两大基础收运网络,形成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布局格局。探索推行垃圾分类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国企、民企以BOTPPP等模式参与垃圾分类减量、设施设备建设和运行维护。鼓励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准入,延长产业链,完善市场化推动垃圾分类减量机制。

1.强化建设政府主导的环卫清运服务网络

进一步落实社区、物业在垃圾分类收运中的管理责任,加强监督考核,完善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管理的环卫收运体系。建设与分类投放相匹配的标准化、多层次清运系统,有效衔接前端分类收集及末端分类处理。加快淘汰敞开式收运方式,推广分类集装箱式运输,统一标识标记,实施车辆运输实时在线管理。全面推进城区分类垃圾清运专线建设,全面提升垃圾分类中转效率和环保标准。

2.完善市场主导的多层次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探索创新针对市民的再生资源交投服务模式,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探索互联网+回收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在线呼叫与支付结算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与环卫密闭式清洁站的结合搭载。推动再生资源分类回收设施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支持回收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商业模式,积极探索发展公司+商贩的运营模式,不断发展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队伍,开展跨区域联盟合作与连锁经营。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交易转运市场,增强规模化的分拣转运能力,推进跨区域分拣中心的建设。

(四)建立常态化、信息化监管平台

根据有关管理办法和目标任务要求,促进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生活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按照及时、准确的原则,建立生活垃圾联络及信息互通机制,做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清运、处置全过程信息可追溯。运用“互联网+”“智慧+”等新思路和新方法,探索解决诸如垃圾投放不准确等难以管控的问题。比如记录垃圾投放信息数据,开展垃圾分类信息分析比对,找出投放源头,通知投放准确率底的社区,督促居民准确投放,提高投放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