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提升市域污水系统能力的调研报告
作者:城建处审核人:孙超琼来源:城建处日期:2020-02-17点击数:

根据局党委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统一安排,调研组深入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厂、嘉兴市城东再生水厂、嘉兴文化园泵站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并多次与嘉兴市水务集团、各县(市、区)建设局、污水公司等单位座谈交流,听取对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具体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998年起我市开始启动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截止2018年底已累计建成各类污水管网6692公里,建成城镇污水厂13座,日均污水处理能力138.5万吨/天。市域污水系统分为就地处理和联合外排处理两种情况。海宁市、桐乡市、嘉善县北部区域及平湖市东部区域内的污水均通过自行建设污水厂,将污水就地处理达标后排河或排海。嘉兴市区、嘉善县南部、平湖市西部、港区及海盐县区域内的污水则主要通过长距离污水管集中输送进入位于海盐的联合污水厂,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杭州湾。2013年在嘉兴市外排污水系统即将饱和的背景下,嘉兴市治水办组织编制《嘉兴市域污水处理工程专项规划》,规划确定将嘉兴市污水联合外排区域的处理模式由“集中外排”调整为“外排处理为主、就地处理为辅”的模式,并提出2020年以前的联合外排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计划,包括新建嘉兴市区城东再生水厂及海盐县污水厂;2014年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全面展开,2015年国家“水十条”发布,国家对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嘉兴市五水共治办在最新形势下组织编制了《嘉兴市域“十三五”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并就地建设再生水厂的思路”,方案在原规划的基础上新增嘉善县5万吨/日以及平湖5万吨/日的再生水厂,目前嘉兴市城东再生水一期、海盐县污水厂建成运行,嘉善县及平湖市再生水正推进建设。

二、污水系统存在问题

(一)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不足。根据2018年的数据统计,嘉兴市域各污水厂的平均负荷率较高,市域总体污水系统处理负荷率已达到86.7%,其中处理规模最大的联合污水厂平均负荷率已经达到91%,在雨季实际上已经超负荷运行,造成部分区域的污水无法进入污水系统处理,对环境造成影响。据市域总规确定的人口规模推算,2022年市域城镇人口约为430万人,2035年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80万人。预测2022年、2035年市域城镇污水量将达到170万吨/日及230万吨/日,已超出现有污水厂的处理能力,因此市域现状污水处理设施需尽快扩容。

(二)现状污水厂的排放标准偏低。嘉兴市域现状污水厂的现有排放标准目前基本按照一级A标准执行,而最新的《浙江省城镇污水厂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要求的清洁排放标准指标已全面高于一级A标准,除了嘉兴市区城东再生水厂外,其他现状污水厂排放标准均不能满足该标准,需进行提标改造。

(三)再生水利用率偏低。“水十条”中要求缺水型城市2020年再生水的利用率要达到20%以上,嘉兴作为水质缺水型城市,目前除了市区城东再生水厂、海宁尖山污水厂符合污水再生水利用外,其他区域均未实现再生水利用,再生水利用率达不到“水十条”要求。

(四)污水系统安全性偏低。市域各污水系统之间的连通能力不足,系统安全性相对较低,部分区域在紧急突发事故的情况下,较难实现污水系统之间应急调度,存在安全隐患。

(五)污水管网历史欠账多, 质量问题严重。一是老管道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差。部分污水管网由于建设时间早、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差且缺乏日常管理养护,随着管道使用年限的增长,管道健康状况日益堪忧,存在大量变形、破损、淤积、异物侵入等质量问题。二是雨污串管、混接、错接现象严重。根据联合污水厂雨季与旱季的污水量数据进行分析,连续降雨的情况下,污水系统的日处理增加量接近10万吨,且雨季污水厂进水COD较旱季大幅降低(从350降至150),反应了大量雨水在雨季进入了污水管道系统,主要是由于部分居住小区及工业、企事业地块内排水管网存在严重的混接、错接现象。三是部分小区阳台废水仍未得到有效收集。嘉兴市区尚有部分老小区(2000年以前建设的小区)及次新小区(2000年至2011年间建设的小区)的阳台废水仍未得到有效收集,阳台洗衣机废水直排入河对河道造成污染。

(六)区块内部排水管网缺乏管养。目前市政道路下的污水管网由管理主体进行管养,而区块内部的排水管网一般由区块主体单位或者物业公司进行管养,投入力量普遍较少,管养水平欠佳,只有在发生堵塞的情况下才会进行疏通,缺乏必要的日常养护,这也是小区内部管网存在较多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问题对策

针对以上污水系统存在的较多问题,吸收上海排水管理处及宁波北仑水务公司对排水系统建设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以下完善提升污水系统的对策:

(一)加强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尽快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扩容。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及《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嘉兴地区用水实际情况,嘉兴市城市综合用水指标取0.5万m3/万人.d(规范值0.35-0.65),产污率取90%,截污率取100%,供水日变化系数取1.25,地下水入渗量取10%,预测 得2022年、2035年市域城镇污水量为170万吨/日及230万吨/日。2022年工业污水比例根据嘉兴市区现状用水结构情况取45%,根据嘉兴市城市定位与发展趋势,远期2035年工业污水量比例适当下降取35%。根据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要求,考虑将工业集聚区内的工业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结合嘉兴市工业分布情况,考虑将工业污水总量的80%纳入工业污水厂进行处理,将工业污水总量的20%进入城镇生活污水厂进行处理。同步配套建设相应的工业污水处理厂和城镇污水处理厂。

(二)对市域城镇污水厂进行提标改造。为使处理尾水能满足 《浙江省城镇污水厂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要求的清洁排放标准指标,对处理生活污水为主的城镇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各区域应尽早开始研究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技术方案。

(三)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进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为保证城镇生活污水厂能满足清洁排放标准,污水厂必须实现分质处理,建议对各个区域的污水收集和水质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将主要生活区域的污水和主要工业区域的污水进行分离,逐步实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为了实现该目标并同时保证污水系统安全性,建议将联合外排三期主管专门用于输送工业废水,并制定各区域的分质输送方案。

(四)增加各污水系统之间的联通,提高污水系统安全性。提高污水系统的安全性,实现各污水厂之间的紧急备用,对各区域的污水系统进行优化完善,增加各系统之间连通能力,提高污水系统安全性。

(五)开展全面排查,修复排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对现有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对于建设时间早、建设标准低的污水管要加大更新改造力度;对于排水管网中存在的“破损、雨污混接、串接”等现象,要结合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通过工程改造消除管网中的雨污水混接串接等现象,并对阳台洗衣机废水进行收集,避免污水通过雨水管进入河道,从而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六)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统筹管理,落实政策保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排水系统进行管养。将具体的排水项目养护事权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施下放,市级部门主要负责规划统筹、政策制定、监督指导及考核评价;区级承担城市属地管理的主体责任,街道具体实施项目管理、养护及违法处罚。在明确职责分工、下放移交事权的同时,应当相应调整人员编制,明确市、区两级财政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区级部门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市、区两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建设部排水定额的规定,足额保障城市排水养护资金,确保市、区两级排水管道设施养护工作顺利开展。完善地下管线工程质量监管体系。针对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地下管线工程,研究出台加强地下管线质量管理办法,配合实测实量、CCTV检测等技术手段,建立一套完善的地下管线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七)制定有利于再生水推广使用的政策。学习宁波推广再生水的经验,逐步提高地表水取水费用,并给予使用再生水的企业以一定补贴,使再生水的具备价格优势,提高再生水的回用率。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编制《嘉兴市域污水处理工程专项规划(2020-2035)》。原有的《嘉兴市域污水处理工程规划》及《嘉兴市域十三五污水设施实施方案》的规划范围主要针对污水联合外排区域,且指导年限为2020年。本次建议针对整个嘉兴市域进行污水系统规划,以2020-2035年为规划年限,对市域污水系统进行全面规划,为后续嘉兴市域污水系统的完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二)制定出台《嘉兴市城乡污水治理三年攻坚计划》。实施城乡污水治理三年攻坚,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有效降低运行负荷,彻底解决“小马拉大车”问题;推进“分类收集、分质处理”新模式,大力开展污水再生利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出水全面达到清洁排放标准;实施互联互通工程,完善市域污水输送网络,全面提升污水系统安全性;开展污水管网健康排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攻坚,全面修复排水管网。到2022年底,城乡污水基本实现“应截尽截、应收尽收、应处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