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城建档案,城市的记忆。城建档案,记忆的宝藏。
不平凡的2020年,在聚焦“五城”共建、“两兵”示范,扬优势、补短板、增动能、强治理,勇猛精进,决战2020,坚决打好“品质嘉兴”建设大会战的进程中,城建档案人与广大城市建设者一起奔跑,为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添彩增色!
一、2020年城建档案收、管、用总体情况
按“最多跑一次”办事事项,全年受理建设工程档案验收申请204个项目,移交申请204个项目,出具验收意见书203个项目(共964个单位工程),出具移交证明书203个项目(共964个单位工程),新入库档案18843卷。
接待查询利用1524人次,涉及案卷21439卷。利用文件复印21072张,提供电子档案文件619人次。“绿色通道”助力中心城市品质提升重大工程查档服务累计109人次,涉及项目357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适时推出电话预约、钉钉联系、微信沟通等非接触式网上查档服务。安全防控讲距离,服务沟通无间隔。疫情期间,通过钉钉、微信累计提供“线上”查档服务90多人次。
二、城建档案馆(室)目标管理考核认定复评顺利通过
2014年省建设厅、省档案局对《浙江省城建档案馆(室)目标管理考核认定办法》及《标准细则》进行了新、老更替。面对新标准,我市在这之前已取得省一级至三级馆称号的七个城建档案馆,原等级要求的5年一次的复评工作陷入了全面停滞状态。这使得我市七个城建档案馆在省建设厅办公室组织的城建档案条线年度工作考核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经过2018、2019两年的精心准备,2020年七个城建档案馆进行目标管理考核复评最后冲刺。经过网上资料申报、现场调卷在线考核,我市七个城建档案馆全部顺利通过专家组复评,继续保持原有的等级称号。
省一级馆复评现场调卷在线考核
三、信息化建设有新举措
随着信息化技术运用的广泛深入,“最多跑一次”、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等活动的展开,以及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施工过程工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等无纸化原生态工程电子文件生态圈的逐步形成,电子档案的在线接收成为建设工程档案移交的一个新需求通道。为使我市从事城建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广泛了解这一新的档案接收方式,及时转变观念,适应变化,2020年,市城建档案馆先后邀请了5家专业从事这类软件开发的公司技术人员,就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在线接收平台建设的总体构想、功能模块组成、办公协同、资源利用、档案存证等问题作专业讲解。11月,借助福建省在建设工程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方面先行一步的发展优势,市城建档案馆联合秀洲区城建档案馆与福建那云(漳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建设工程电子档案在线接收系统试用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建设工程电子档案在线接收试用试点,尝试构建适合嘉兴城建档案馆特色的工作流程,为下一步正式申请立项推动建设工程电子档案在线接收系统建设做准备。
举办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知识培训班
举办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在线接收系统建设培训班
举办城建档案空间数据库建库模式研究与应用展望专题讲座
四、提升服务理出新思路
档案的保存是为了档案的利用。城建档案事业发展至今,基础性的建设工作已基本完善。今后,档案管理发展的重点方向是服务。而服务优不优、服务能不能,某种意义上是取决于对馆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程度。对档案查询利用方式,目前,都采用依据关键字字段的分类分级查询检索。这一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时常因查询对象对关键字不掌握或掌握信息不全面或存档时录入的关键字与现掌握的不一致,出现档案馆有档案却查不到,或者因对上的关键字少,一查就是一大堆,究竟在哪里,还需一一打开具体的文件去甄别。在我市快速路建设、一环四路改造中需对沿线既有建筑、消防部门对市区20层以上高楼等的档案集中查询中,更加充分体会到传统查询方式的局限。要做这样的集中查档,先要对需查询对象进行档案关键字摸底调查,然后才能来档案馆按图索骥。为突破这样的局限性,市城建档案馆工作人员提出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引入到城建档案管理中,建设基于“智慧嘉兴时空大数据平台”(天地图)的档案查询系统,实现城建档案空间关系的可视化,将城建档案的管理带入全新的领域。从这一新思路出发,市城建档案馆与嘉兴市规划院测绘地理信息院合作,开展了馆藏档案空间数据库建设“现场数据采集与处理”项目,在空间数据库建库中选取了40个特征属性信息字段描述工程的空间和性状特征,同时赋予建筑物、构筑物的每个单位工程一个身份识别码,与相应档案资料的档案编号建立关联。经过两年的数据采集积累,基于“智慧嘉兴时空大数据平台”(天地图)的馆藏档案空间数据库建设已初具规模,2020年11月,市规划院测绘地理信息院向市城建档案馆作了“空间数据库查询利用应用展望”专题汇报。建设档案空间数据库信息应用报务平台,今后的档案利用可实现查询可视化、信息综合化、获取便捷化。用户可以任意指定一个区域或者随意划定一个区域,系统都能快速地将其中的建筑物按所属分类、层数、建筑高度、面积、建设年代、有无电梯、人防、玻璃幕墙设施等等特征组合筛选出来,形成各类所需的统计、分析信息表,同时对应建筑物的每个单位工程所在的工程档案资料档案编号也一一列出,按图索籍随点随到。档案利用的服务能力、效率将大大提升。尤其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决策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快速提供综合信息的功效。
五、记录城市建设特色篇章
在接收文字、图纸、图表等纸质记录的建设工程档案外,对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市城建档案馆适时开展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收集专题业务指导,鼓励和督促各参建方将建设过程有特色、特点的场景、瞬间片断记录和收集起来,为城市建设、发展留下珍贵记忆。同时,市城建档案馆馆自己也选取有特色、特点的城市建设工程,组织档案的编研、编纂。2020年,选取了快速路下穿南湖大道、湖滨区块开发两个工程,编制完成了《市区快速路环线工程下穿南湖大道超大截面顶管建设记》、《南湖“新天地”·精品质、画新篇》二部声像专题片,将城市建设的特色镜头记录载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