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财政+金融”政策推动城镇风貌整治提升工作
作者:海宁市住建局审核人:孙超琼来源:各县(市、区)住建部门日期:2022-05-20点击数:

近年来,海宁市全面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美丽城镇和未来乡村建设,不断强化资金保障,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构建整体大美、海宁气质的城乡风貌。2021年,海宁市荣获全省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工作“双优秀”。

一、优化奖补激励,强化资金保障。海宁市把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资金纳入年度地方财政预算,统筹各级各类资金和配套政策,支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市级财政发挥激励引导作用,实行“以奖代补+重点激励”,对符合条件的城乡风貌整治提升项目在申请专项债券等方面予以支持。出台《海宁市美丽城镇建设财政资金奖补实施方案》,自2020年以来已下达美丽城镇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三批共计1.76亿元,对创建成功的样板镇和达标镇分别下达专项补助资金4800万元和1600万元。今年市级财政将承担未来社区项目投资总额的70%,并安排8000万元用于美丽城镇建设。2021年,中央财政拨付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奖补资金295万元;省级财政拨付美丽城镇、农污运维、历史文化名城名村等奖补资金5653万元,奖补金额位列嘉兴市第一。

二、加强政银合作,拓展融资渠道。今年5月,海宁市住建局与农行海宁支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未来三年,农行海宁支行将向海宁住房与城乡发展建设投放总额不少于人民币2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额度。围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度,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城乡建设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探索研究金融支持政策和运行模式,着力打造一批美丽城镇建设、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等金融政策支持的标杆项目,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助力全市城乡建设品质提升。

三、挖掘特色优势,引来源头活水。按照充分激发创建主体活力的思路,海宁硖石传统风貌区通过政府引导、国资平台强强联合,招商引资、银行贷款、专项债等方式,有效解决建设资金筹措难题。该风貌区项目总投资约19.79亿元,其中发行抗疫特别国债2234万元和专项债5000万元。今年,海宁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不超过13.8亿元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所筹资金用于横头街历史文化街区开发建设项目、中丝三厂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海宁市干河街历史文化街区开发建设项目二期等硖石传统风貌区建设项目。同时,以镇(街道)为发起单位,建立社区发展基金会,用于资助未来社区、智慧社区、数字化网格治理等社区创新治理服务项目,有力助推海宁城乡风貌治理新格局。

FFB5DAB2-26BE-45fb-8AF1-C7217E997B1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