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区“四举措”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打造美丽城镇品质发展高地
作者:秀洲区住建局审核人:孙超琼来源:各县(市、区)住建部门日期:2022-08-26点击数:

近年来,秀洲区聚焦“生态美”,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导向,以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不断探索科技治污、创新赋能的秀洲经验,通过加大“四举措”,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全力打造美丽城镇品质发展高地!

一是科技赋能,构建智能化治理新格局。科技赋能是生态文明提速前行的动力。近年来,秀洲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绿色低碳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辟科技合作渠道,搭建服务平台,优化产业政策,不断在生态环境领域数字化转型上敢闯敢试。

 通过“互联网+智慧环保”,秀洲已经实现区域水、气环境变化及固废转运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有效推动了企业狠抓污染物排放的自我监管,同时节约了人力、物力,实现了变事后监管为事前预警,驱动环保部门快速反应,使环境监管真正做到了动态化和立体化。随着新一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秀洲区生态保护、环保执法和督查迈入智能时代,借助科技力量,全方位管控、多维度提升城市生态环境。

二是聚焦环境,打造绿色生态新高地。生态从来不是孤立的,它和民生,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休戚相关。在秀洲,新塍塘碧波荡漾、天鹅湖白鹭斜飞、莲泗荡的美丽河道犹如一条翡翠色绸带铺展在秀洲大地;秀湖边、运河边,绿水逶迤,草木繁茂,花鸟为邻,人们或跳舞、或散步、或嬉戏,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蝶变后的秀洲,已经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梦里水乡”,也是安放身心的“心灵驿站”。

  如今,生态环境早已成为秀洲自身的鲜亮标签,也是打造均衡富庶发展、共同富裕典范的“底气”所在。下一步,秀洲区将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全面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全力打造主城区生态高地。

三是高度融合,锻造生态环保新铁军。秀洲区坚持推动党建与业务高度融合,依托“清风秀水”服务品牌三支队伍,全力锻造生态环境攻坚先锋队、志愿服务队、专家诊疗队。以“送标准、送服务、进企业、解民忧”为工作重点,对区域内重点扶持企业、重点污染源企业以及问题多发企业,开展驻企帮扶活动,指导企业完善各项生态环境制度,梳理易发生问题的行为及点位,对问题隐患进行积极预防、关口前移、消除萌芽。

  下一步,秀洲区将以此次实战比武为起点,以强化监督帮扶、“绿剑”执法专项行动等为赛场,进一步突出实战、实效、实用,加强现场练兵、现场教学、现场执法,全面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培养执法战线领军人才,不断增强执法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新时代秀洲环保铁军。

  四是精雕细琢,助力共同富裕新梦想。今年,秀洲区生态创建办清单式谋划,建立镇、村、自然保留村落三级碧水河道名册,按照“治修结合、同步推进”的原则,形成年度“碧水河道”任务清单。秀洲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创新机制体制,着力推进减污降碳,倾力改善人居环境,奋力把美丽生态变成美丽经济,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助力“共富梦”。

  为持续推进河湖生态复苏,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秀洲区努力把美丽生态变成美丽经济:打造“水下森林”增强水体“生命力”,使水体生态系统恢复多样性,形成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系统。其中,莲泗荡湿地公园被评为浙江十大“最具特色湿地”之一;全面实施“碧水绕城”“碧水绕镇”“碧水绕村”行动,通过生物治水方式提升水体透明度,改善河道环境,实现“秀水绕洲”涵养水乡“好气色”;深化“美丽河湖”建设,通过提升河湖文化景观、健全美丽河湖监督机制等方式,形成“一城一带,四片两廊,联河串湖”的总体布局,使“美丽河湖”焕发生态“新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