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百项蝶变跃升。
归集建设成就,留住复兴记忆。
1.从管理出发,载服务于心,把好建设工程档案接收关。2021年共受理建设工程档案验收申请265个项目,移交申请265个项目,出具验收意见书265个项目,出具移交证明书265个项目(其中房建项目171个,总建筑面积约623.7万平方米,市政项目94个),新增入库档案18237卷。在严把档案接收质量关的同时,做到竣工档案应收尽收。
▲城建档案移交入库
2.从细微处着手,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融入到档案管理的过程之中。针对市区快速路环线工程施工标段多,标段内工程内容多,档案资料归集量大等特点,为避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提交工程档案时会出现的多次往返搬资料、补资料的不利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科工作人员下沉至施工现场进行驻点档案验收业务指导。在驻点中,采取验收通过一部分资料就就地先封存这部分资料,哪一部分资料先补齐就现场先验收和封存这一部分,直至全部档案符合要求后一次性整体转运。在一个看似平常的管理流程中去体现让服务对象少跑腿、工作人员多走路的办实事、解难题的服务理念。2021年对市区快速路环线工程开展这类驻点验收指导26次。
▲深入现场开展城建档案业务指导
3.信息化建设迎来新进展。2021年,列入市城建档案馆部门预算的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在线接收系统开发项目,经过电子项目预算、项目招标、定标和实施,开发任务如期完成,进入测试和实现与城建档案馆现有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无缝传送对接调整阶段,明年起将进入全面的试运行和完善阶段。该在线接收系统的建成,可以实现建设工程电子文件网上的同步接收。即通过该在线接收系统,建设单位可以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将需要提交城建档案管理机构验收和接收的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工程竣工验收文件等工程文件,分阶段、分批通过互联网直接上传给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同步在网上对建设单位上传的电子文件进行审核、验收。该系统的建设也是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城建档案接收流程的再造。同时,该系统具备接收原生态电子文件的功能(包括CAD 图纸、BIM文件等),今后能很好地适应省建设厅提出的“1369”的全省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综合应用的发展规划,为以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档案无纸化归档打下了基础。
▲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在线接收系统初步验收会
▲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在线接收系统界面
4.数字化助力档案查询利用新变化。2021年查档窗口共接待查询利用1605人次,比上一年增加了5.3%,涉及的档案案卷48571卷,比上一年增加了126.55%,利用文件纸质复印15154张,比上一年减少了28.11%,提供电子档案文件874人次,比上一年增加了41.2%,提供电子档案文件涉及的档案案卷45409卷,占总涉及案卷数的93.49%。大幅减少纸质文件的复印,大大增加电子档案文件的提供,得益于市城建档案馆“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率的成果。市城建档案馆自2012年启动馆藏档案数字化扫描、2016年推行新入库档案同步数字化扫描以来,目前全馆的馆藏档案数字化率保持在98%以上,为提供电子档案文件为主的档案查询利用打好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为助力中心城市品质提升设置的查询“绿色通道”共为市区57个重大工程项目,累计15人次提供了查档专项服务。通过浙政钉、微信服务群累计为57人次提供了“线上”查档服务。2021年10月,市城建档案馆在浙江政务服务网2.0平台上开通了“城建档案查询”公共服务事项,又为群众提供了另一条“线上”查档的渠道。目前,在浙江政务服务网2.0平台上,全市,县(市)、区在内,七个城建档案馆均开通了这一公共服务事项。
▲查档窗口工作人员通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查档
5.建设智慧型档案查询服务的设想又迈进了扎实的一步。自2018年提出建设基于“智慧嘉兴时空大数据平台”(天地图)的档案查询系统,实现城建档案空间关系的可视化,将城建档案管理带入全新领域的设想,2019年开始,与嘉兴市规划院测绘地理信息院合作,开展馆藏档案空间数据库建设“现场数据采集与处理”项目实施。三年来,对Ⅰ、Ⅱ、Ⅲ类总计7021个归档单位工程的空间数据及附加属性数据进行了采集与业务系统对接,涉及的项目已推进到2011年(含)接收的归档工程,基于“智慧嘉兴时空大数据平台”(天地图)的档案查询系统建设的基础性建库工作又迈进了一步。初步计划,待空间数据及附加属性数据采集与业务系统对接工作推进至2000年(含)接收的归档工程后,着手推动档案综合利用智慧服务平台的软件开发建设。
▲基于“智慧嘉兴时空大数据平台”(天地图)的档案查询系统界面
6.传承文化,留住记忆。与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汪平西博士团队合作,完成一部具有较高质量的档案编研课题——《嘉兴市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研究与图集编纂》,多维度挖掘与传承历史文化元素。
▲传统村落档案编研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