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近年来,海宁市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提质改造,助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2209.87公顷,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8.91%、41.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78平方米,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46%。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镇5个、优质综合公园4个、绿化美化示范路4条、园林式居住区(单位)4个。
一是补齐短板,精准发力。针对城市街景设计相对滞后、水平不高,传统粗放式园林绿化管理效率低等问题,以地被美化、绿化补植、增设景观小品和休憩设施为重点,因地制宜对市区10余个公共绿地进行提质改造,包含2021年市区行道树提升、市区绿化提升改造、麻泾港绿道地被改造等工程,有效提高绿地布局合理性和美观度,切实加强城市重点区域风貌提升。创新推进海宁市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智慧园林)建设,汇总基础数据,制定统一标准,对绿化项目进行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助推“智慧公园”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园林绿化公共服务水平。
二是树立典范,章法有度。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结合城市有机更新、系统治理和整体提升等重点工作,制定《海宁市绿道网和城市绿化建设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城市绿道、绿化建设。制定实施《海宁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强化部门协同,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标准梳理各类问题,按照“量质并举,功能完善”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配套建立和完善与国家标准要求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启动西山公园、梅园公园、李善兰公园“温暖嘉·潮城驿”三个市级驿站建设,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景观、游憩、文化、科普、防灾等多功能协调发展,实现风貌提升与功能提升、生态提升、治理提升一体推进,让城市更有温度。
三是严抓项目,提高质量。以园林绿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为试点,严格把控绿化项目方案设计、施工过程、竣工查验、质保期管理等环节,精心打造“水净、岸绿、景美”的沿江、沿河、沿山、沿湖、沿湾走廊,建成一批标志性林荫路、特色化便民绿道、舒适性休闲公园绿地。围绕“线上延伸”“点上精细”“面上提升”,通过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在市区重要路段及节点实施行道树专项整治、园林设施提升完善等绿化品质提升项目,打造绿色城市“金名片”。2021年以来新建菊庄公园、金钻天地周边绿地等各类绿地50.9公顷,新增硖许公路(海涛路至观潮大道)绿道、曹家河西岸(竦秀路至塘南路)绿道等12.3公里,全市已建成绿道总长度达249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