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迎着微风,漫步在海宁市周王庙的美丽乡村。如画佳景映入眼帘,动人乡情流淌心间。三年以来,周王庙4个村分别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和美丽宜居示范村,周王庙南北桑林里、钱江畔都有面貌焕然一新的乡村景点。
荆山村凸出“环保+宜居+文明”系统改造村容村貌,杜绝一切乱堆放和违章建筑。建立健全环境管护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实施网格化管理。实施环保例会制度和巡查制度,每周一、周五举行晨会谈问题、谈解决方案、汇报整治情况。以“绿色荆山”党建品牌为引领,发动网格、党员、志愿者等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整治村内卫生死角、散乱垃圾等突出问题。通过环境整治系列举措,荆山村呈现出河畅水绿、道路整洁、生态优美、环境清新的自然样貌。
周王庙社区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社区重点工作,以“分包划片+志愿服务”的模式,整合各类资源强化保障,扎实推进垃圾清理、污水治理等专项行动。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居民群众变身“卫生清洁员”,纷纷参与卫生整治行动,对卫生顽固问题进行清理打扫,做到“横到边、纵到底、无缝隙、全覆盖”。在一些存在较大问题的背街小巷,对建筑垃圾、僵尸车等现象多部门合作进行“全覆盖集中式”整治。一至四月共清理垃圾116处,共计12吨,僵尸车14辆,复垦损绿蔬菜地15处,进一步提升镇区的人居环境。
上林村按照“网格包干”的工作模式,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对各自然村落的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全面摸排并列出整改清单,以党员包干的行动支部为先锋力量,全方位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照清单逐条整改到位。通过党员们的一双双铁脚板,常态化管理包干网格内人居环境风貌,同时进一步健全外聘保洁队伍,确保日扫日清。严格落实村民人居环境责任制,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美丽庭院评比、建立志愿队伍等形式,进一步调动群众积极性。上林郭岸北自然村共计清理卫生死角23处,清运垃圾1.1吨,清除小广告35处,清理河道约350米。
为提升村庄环境,陈桥村毛家坝港按照考核要求进行了加强整治。清理乱堆乱放36处,拆除乱搭建11处,共计面积约350平方米;清运垃圾43.5吨;改造停车场2处,部分道路硬化改造2公里,规范建设围挡约200米,预埋雨水管网约400米;增设自然村人居环境公示牌、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同时,注重村民自治加强长效管理,营造由党员志愿者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努力优化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切实为村民提供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乡村更宜居,生活更美丽,周王庙将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推动村庄环境优化提升,全面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