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嘉兴市镇村建设工作12月份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镇村建设条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四敢争先”,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总目标,重点推进农房安全和建设管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等工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镇村建设新篇章贡献力量。12月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如下:
一、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农房安全和建房管理
1.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截至12月底,全市共鉴定确认811栋危房,全部完成整治。其中经营性自建房危房171栋,116栋已落实工程措施解危,工程措施解危率为67.8%;其他自建房危房640栋,376栋已落实工程措施解危,工程措施解危率为58.8%。
2.农村房屋安全常态化网格巡查。各地按照下达任务积极开展农村房屋安全常态化网格巡查工作。截至12月底,全市共计巡查26.27万次,各地均已完成年度巡查任务。巡查发现存在风险1333栋,已核查1213栋,核查完成率为91%,其中海盐县完成率较低。
3.农村危房常态化治理改造。按照省建设厅统计周期,截至12月底,各地经动态排查,全市共鉴定确认9户危房,其中困难家庭8户,已完成改造7户;其他危房1户,已完成治理改造。
4.农民建房监督管理。开展农房建设安全管理年终考核,经实地考核发现各地均存在“农房浙建事”系统中建房申请录入率不高的问题。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截至12月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度各项任务均已完成。我市787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4.5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达标率达98.38%。完成省民生实事项目148个(其中有24个项目为民生实事增补项目),完成率达到119.35%(经省建设厅按不超120%核定)。124个建设改造项目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4.92亿元,完成率138%。完成6730个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评价,完成率116.44%。
(三)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
2021年、2022年启动尚未验收的12个示范村按建设进度进入扫尾、推进阶段,2023年启动创建的11个美丽宜居示范村,根据建设规划逐步启动项目建设。截至12月底,全市23个在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完成总投资5234万元,投资完成率121.72%,各地均已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平湖市新仓镇中华村入选2024年彰显浙派民居特色的美丽宜居示范村第一批创建名单。
(四)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2021年启动的嘉善县姚庄镇展幸村、陶庄镇汾南村2个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提升村项目建设正在推进中。
二、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农房安全和建房管理
1.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在完成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率100%,经营性自建房危房工程解危率60%和其他自建房危房工程解危率40%的年度任务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工程措施解危,彻底消除房屋安全隐患。
2.农村房屋安全常态化网格巡查。各地要根据《嘉兴市农村房屋安全常态化网格巡查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并落实2024年常态化网格化巡查任务,及时对存在隐患房屋进行安全核查。
3.农村危房常态化治理改造。按月对照农村困难家庭动态清单排查其住房情况,高质量、高标准实施困难家庭危房救助;常态化开展管控危房督查检查,确保危房不住人,人不进危房。
4.农民建房监督管理。会同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按照部门职责,共同强化农民建房监督管理。嘉善县、平湖市、海盐县要依托“农房浙建事”系统,扎实开展农房建设综合监管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农房建设设计、施工许可、建设过程综合监管和竣工验收,形成制度性成果,争取全市推广。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1.按照2024年年度任务,落实建设项目,明确进度计划,全力推进项目进度。开展基础数据复核,核实管控户资料。落实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理服务系统提升改造计划要求,做好县级系统迁移和运维,督促运维企业建设完善企业运维管理系统,实现与农污治理系统的全面双向数据互通。
2.继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百日攻坚”行动。贯彻落实行动要求,重点关注处理设施存在的设施闲置或运行异常情况,处理设施进水水质水量明显偏低或异常增高、出水水质不达标、运维不及时(格栅清掏、设备检修维护、植物修剪)、湿地堵塞、管网破损,以及农户(排水户)污水散排乱排、横流满溢等问题,持续开展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强化运维管理,抓好运维质量。发挥监管服务系统作用,落实“线上+线下”监督检查,严把标准化运维质量和评价进度。按时开展水质委托检测和企业自检,对标对表,提升出水水质达标率。
(三)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
各地要指导需验收村准备迎接创建验收。入选2024年度彰显浙派民居特色的美丽宜居示范村要进一步完善创建方案,启动项目建设。指导在创建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做好续建项目和新建项目进度安排,按“能快尽快”原则完成今年投资任务。
(四)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各地要根据推进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行动方案要求继续提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谋划第三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