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看得见也管得着 让城市管理更加精细
作者:南湖区住建局审核人:张波来源:各县(市、区)住建部门日期:2024-10-12点击数:

南湖区位于主城区,市区两级之间城市管理体制在过去有很多重合与相互掣肘的情况。去年11月,嘉兴市下发《深化市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市区城市管理事权调整实施方案》,部分市级城市管理事权下放移交到区级。近一年来,南湖区主动作为、迎难而上,推动改革承接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颜值与品质有了明显改变。

1728549864504_670793e87650706f0982fd8c.jpeg

在新兴街道城南路上,一台橙色涂装的智能物联网巡逻车正在街面上慢速前进,车顶的摄像头按照既定的程序左右摇摆,智能识别道路两侧的市容问题。很快,摄像头就发现街边一家商户正在户外晾晒衣物。系统自动形成了整改工单,发到了附近巡逻的保序员手机上,根据工单提示,保序员迅速来到指定地点,劝导商户将物品搬回店内,从发现到解决,全程不超过10分钟。

像这样的市容整改,每天在街面上都在不断发生。所谓城市精细化管理,实际就是不断发现市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市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之前,很多问题的处置事权还集中在市级部门,基层发现问题之后,需要经过上报、审批再下放处理的繁琐流程。自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后,涉及到审批、市政园林、物业、环卫、国防动员、水利等6个条线的101个管理事权都下放到了基层,基层发现问题就可以直接进行处置。

新兴街道作为全区试点,从二季度起开始推广城市“大物业”管理模式,将街道公共区域的道路保洁、绿化养护、市政管养等6项业务集中打包给南湖城资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统一处理,推动相关的精细化管理问题处置智能高效。在街道大物业指挥中心内,一面大屏记录了当日投入人员和设备资源情况,街头巷尾各类视频监控录像可实时播放,配备电子工牌和智能对讲机的路面人员所在位置精确定位。根据辖区的特点,人员被合理安排在街道的各个位置,确保发生问题能够快速解决。

大物业模式下,人员上路、设备投用让发现问题的手段更加多元。同时,街道内的公交站台、果壳箱还贴上了报修二维码,让市民也能成为发现问题的眼睛。而在发现问题形成工单后,系统会第一时间把工单流转到相应的处置人员手机上,立刻进行整改。目前,该模式日均主动发现问题约 200个,已实现“一般问题2小时内解决,养护维修问题3日内办结”,完成从被动整改到主动发现并整改的转变。数字城管工单的响应率提升50%,处理效率提升40%。

事权下放后,除了一些管理类的事权,基层街道在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上,也得到了更大的自主权。在新嘉街道月河社区坛里路上,一处全新的口袋公园就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改建完成。石砖铺就的地面、高低错落的植被、可供居民休憩的台阶应有尽有。无论是夏日午后乘凉、夜间散步后短时间小坐休息,居民的这些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在改造之前,这里是一片闲置20多年的空地,因为管理体制的原因,街道想盘活闲置区域也无从下手。直到此次,市区城市管理体制下放后,街道社区便开始着手行动,从开工到完工,仅用了35天,就解决了20年的顽疾。

城市管理体制下放近一年来,南湖区通过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等部件类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累计整改问题2000余个。排查有桥下空间的桥梁66座,谋划整治提升5处,已完成1处。投入37万余元,完成9座公共卫生间提升改造。水利方面,完成2项取水许可审批、4个临时围堰涉水备案、护岸栏杆修复12处、护岸两侧杂树清理30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