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盐官镇: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助推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
作者:海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审核人:周蔚来源:办公室日期:2024-02-18点击数:

2023年,盐官镇始终秉承“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全覆盖的目标,聚焦“一老一小一新”,不断完善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品质升级。

一是阵地成型,文化场所建新建优。2023年,盐官镇着手优化空间布局,将9个村社的闲置旧厂房改造成全新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累计新增建设面积2.77万平米,新建超130个文化礼堂、居民会客厅、功能室等文化空间。同时加大投入力度,对部分文化活动场所进行提档升级。桃园村建起海宁市首个“村级全民健身中心”等多元服务载体,郭溪社区打造邻里中心亲子活动场所,城北村设立生态馆、村史馆等文化教育基地……这样的品质文化“圈”,2023年在盐官镇已增至18个。这一年,盐官文化阵地“遍地开花”,不仅让乡村文化场景实现了大变样,“圈”内应有尽有的设施和优质的文化资源更是以文润心、以文化人,擦亮了“精神共富”的底色。

二是软件支撑,文化活动办多办好。盐官镇积极倡导和践行“浙风十礼”,将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作为文化交流与文明传承的核心阵地,2023年持续开展了500余次多类型、多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隆重举办第十六届农村文化艺术节,将非遗技艺传到每个人手中;依托文化阵地共庆端午、中秋,让文化的种子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开展第五届全民运动会,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打造“春泥计划”品牌,从体育美育到网络素养教育,从心理健康到“童心向党”,为儿童成长提供多元化的娱乐活动和教育支持。这一年,盐官镇充分实践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行动,着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践行文明、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的作用,让文化氤氲在每个角落。

三是路线指引,乡风文明入心入行。2023年,盐官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等乡风文明工作。打通“敬有礼”红色教育研学路线,挖掘用好镇内留存的红色资源,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潮乡名人文化推广、数字化建设管理等内容创新、模式创新,成功举办了280余次相关活动,吸引了超过1.5万人次的参与。这条路线,成了连接红色记忆与现代文明的重要纽带。2023年9月,盐官镇召开“俭美家宴”乡风文明评议会,贯彻落实“俭美家宴”工作法,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进一步规范、落实保障措施和操作办法。各村社开展“俭美家宴”主题宣传活动,有效地治理了餐桌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潜移默化地引导村民在生活中实践节俭。这一年,“小餐桌”成就“大文明”,盐官居民成为文明礼仪的践行者、推动者、引导者,文明乡风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文明、绿色的乡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