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焕新——嘉兴市海盐县沈荡镇谷仓文化产业园
作者:市风貌办审核人:周蔚来源: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日期:2024-08-26点击数:

一、 基本情况

项目位于嘉兴市海盐县沈荡镇薛家路与永庆线交叉口,占地面积约50亩,建设总用地约3万平方米,由保存完好的13幢粮仓建筑改建而成。粮仓的改造更新,在保护工业文化的同时,也为沈荡镇的居民提供一处富有活力温度的生活剧场、有情感记忆的文化地标。建设有谷仓宴会厅、室内篮球馆、室外多功能运动场地、谷仓书店、咖啡工厂店、夜愿、白日梦民宿等服务主体,以及儿童游乐园、公共停车场、旅游厕所、景观绿化等配套设施。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业态布局,成为集文化、休闲娱乐和亲子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网红打卡地。

二、特色亮点

(一)保留建筑风貌,唤醒谷仓历史人文基因。

在改造提升中拓展创新研发、文旅服务等功能,营造特色文创场景。将建于1955年的沈荡老粮仓改造为沈荡谷仓文化产业园,以26米高、20个直径超6米的砖混圆筒规则排布,组合一体的筒仓建筑体为核心,周边仓储建筑保留原有砖瓦结构和石材墙体等建筑特色,打造滨水老街、休闲民宿、美食街区等多元功能,培育谷仓书店、咖啡工厂店、白日梦民宿等新业态。融入文创产业,盘活工业遗产,保留工业记忆。将粮仓从陪伴数代人的传统“物质粮仓”转型为现代的“文化粮仓”,赋予了“文化地标”的新使命。

(二)聚焦运营前置,实现存量建筑功能更新。

聚焦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创新性提出“运营在规划前,规划在建设前”的发展理念,坚持“无运营、不更新”的原则,一体化谋划建设方案和运营方案,搭建起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合作平台,建立“运维管推”一体化发展模式。一是构建文旅发展保障体系和管理平台,形成一套“宣传推广-建设实施-管理维护”特色发展模式。实施定制化设计,与长三角设计集团合作,引入驻镇规划师驻镇指导;并且在设计前端引入新兴文化公司专业运营团队,以运营引领设计。通过市场导入机制,联合社会、群众多方力量,赋能沈荡谷仓的文化特色和产业特色,将运营理念融入谷仓建筑功能迭代升级。

(三)拓展文创产品,擦亮沈荡谷仓特色品牌。

打造特色品牌推广谷仓文化,推动谷仓园区可持续发展。通过招引构想几何专业运营团队,与本地“中华老字号”酿造企业联合打造沈荡谷仓品牌,借助其品牌管理和市场营销策划能力,培育多种新业态,陆续推出“日出”饮品、“酱油”棒冰、余华相关文学等系列文创产品。同时通过运营反导空间设计,持续推动构想儿童、创意餐厅等亲子活动空间打造。结合筒仓多功能室外运动场、儿童娱乐健身场及休息场所,拓展儿童+体验,拓宽满足亲子同乐、全龄共享精品空间,以优质服务带动谷仓品牌打造。